發布日期:2017-6-26 14:30:22 作者: 來源:
城鎮燃氣企業選擇移動互聯網應用技術方案,建議盡量具備如下特性:北京燃氣可無縫接入所有既有企業級應用;部署靈活(可支持私有云模型部署,支持混合云服務模式)、產品化程度高,可滿足燃氣企業信息化應用中從辦公自動化到倉儲物流,再到銷售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的需要;在接入移動辦公設備至現有網絡架構時,無需改變現有任何網絡結構;能對基于安卓、蘋果IOS等主流操作系統的智能移動終端提供良好支持,支持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的多種制式無線移動通信環境。
移動互聯網應用技術方案應能兼顧本地APP和網絡APP兩種開發方式的優點,以低成本實現業務系統的高品質移動化。基于移動平臺,業務開發者通常應當只需使用簡單的網頁編程技能,即可開發出具有本地APP應用效果的移動應用,做到“一次編寫,到處運行”,從而降低移動化建設成本。方案提供的移動開發平臺應能提供能力豐富的應用程序編程接口(包括終端本地能力接口、文檔處理能力接口、服務端交互類接口、可重用技術控件與組件接口等)。
移動開發平臺應可基于面向服務的體系架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簡稱SOA)的思想與企業既有業務系統實現對接;應易于打破業務豎井,具備整合各業務系統的能力,并能進行跨業務領域的應用融合與創新;應能兼容企業既有計算機用戶身份識別機制。 燃煤鍋爐房下崗了,小區的供暖怎么辦?原來,秘密都在地底下。泥土下17米,藏著北京市在建的最大的地下燃氣鍋爐房,目前主體結構基本完成,正在安裝設備和進行調試。
鍋爐房為什么要建在地下?北京市熱力集團工作人員宋盛華告訴記者,這主要是為解決“煤改氣”工期太緊的實際問題。正常情況下,采暖期為當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在此期間為保證居民正常采暖,鍋爐房一律不得施工。這樣算下來,鍋爐“煤改氣”的工期最大限度只有8個月,“這還不考慮出現寒潮天氣提前供暖或者延遲停暖的情況。”宋盛華說。
青塔小區供熱廠原來有兩臺40蒸噸燃煤鍋爐,供熱面積達70萬平方米。如此規模的供熱廠,根本難以在短短7個月的時間內完成拆除、安裝、調試等各項工作。為此,相關部門決定采用先建后拆的方式改造青塔供熱廠。
“新廠房距居民樓較近,為避免施工擾民、影響居民采光,經與居民多次協商、聽取意見,調整為建設地下鍋爐房。”宋盛華介紹。傳統的燃氣鍋爐房建設,要不就是直接放在露天;要不就是先蓋好車間,把鍋爐零件運進去再組裝。可是在地下建設燃氣鍋爐房,與這兩種方式完全不同。施工時先建好地面和墻壁,形成一個方形的“大坑”,將燃氣鍋爐房在地面組裝好,再吊進“坑”里,隨后加蓋天花板。為了避免加蓋天花板時掉落的建材砸壞鍋爐,工人們還用鋼架給鍋爐“穿”上了一層鋼鐵防護衣。
記者在現場看到,3個長13米、高9米、寬4米左右的燃氣鍋爐在坑里并排矗立,“把這三個大家伙放到地下,不容易。”施工現場負責人戴悅表示。
目前,該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其供熱面積將增加到120萬平方米。同時,每年削減燃煤量2萬噸,減排二氧化硫120噸,二氧化碳3.2萬噸。“鍋爐房建在地下,地上廠區全部用來綠化,小區居民都非常滿意。”看著家旁邊的這個地下燃氣鍋爐房,小區居民王鳳蘭樂著伸出大拇指:“就等著看今年冬天它的表現了!”統一布局、重點實施
規劃中的基礎設施涉及到國外進口管道、LNG接收站、國家基干長輸管道、省級管道、地下儲氣庫等多種設施,基礎設施涉及到國家發改委、省發改委和地方發改委等不同的審批單位,基礎設施設計到不同的建設地點、覆蓋市場區域和項目進度安排,在建設之前應對規劃基礎設施統一布局,提高基礎設施的綜合利用效率。
截至2014年底我國天然氣管道總長度約為8.5萬公里,預計到2020年總長度將達到15萬公里,年均增長1.1公里。2004年~2013年我國天然氣管道建設能力為年均0.5~0.6萬公里,現有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滿足規劃要求存在一定的困難,在建設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優先建設保民生、保安全、保重點的規劃項目。
推動投資和建設主體多元化
國家鼓勵、支持各類資本參與投資建設納入統一規劃的天然氣基礎設施。三大石油公司應放開國家基干管道投資建設權,引進民間資本;打破一些省天然氣公司對省內基礎設施建設的壟斷;允許民營資本引進國外天然氣資源。通過引進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的建設可以增強建設的積極性,提高建設能力。
截至2014年底,擁有省天然氣公司的省份包括:陜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上海、江西、廣東等,其中陜西、浙江等省天然氣公司壟斷省內基礎設施的建設,導致省內基礎設施建設緩慢,省天然氣應該與具有投資積極性和投資資格的民間資本進行合作,加快推進省內基礎設施的建設。徹底放開省內支線管道的建設權,在符合國家和當地政府規劃的情況下允許具有資格的企業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
上一個: 北京燃氣怎么樣
下一個: 北京燃氣卡繳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