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6-24 14:05:55 作者: 來源:
隨著能源互聯網及“互聯網+”概念的興起,燃氣行業也必須與時俱進,北京燃氣進行產業鏈創新。從尚處于研究階段的智能燃氣網說起。根據目前研究,智能燃氣網建設就是對原有燃氣網基礎設施和信息化系統的擴展和改造,使上游開發、中游輸配、儲存及下游用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燃氣數據實時傳遞、資源互動、信息共享、快速智能響應的整體。那么目前我國燃氣行業的前景如何呢?
縱觀當前,我國城市各類管網仍各自為政,管網數據還屬于保密范疇。但這種管理方式存在極大的浪費和安全隱患。其實利用網絡地圖來儲存、更新和利用管網數據,建立一個管網數據互聯網公司的做法不失為可取之道。 可以設想,若建立百度地圖、高德地圖、搜狗地圖等類似平臺,吸引燃氣、電力、通信等公司上傳數據,再結合GPS,足以滿足安全運營的需求。事實上,在去年 8月,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與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就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欲通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精準位置服務全面支持燃氣物聯網體系建設,充分提升城鎮燃氣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
管網數據互聯網公司可以得到以下三方面收益:一、整合各類管網數據,提高數據利用價值,特別城市公共安全方面。二、在能源互聯網架構下,那些分布在城市的“毛細”管網作用與主干管網同樣重大,對其相關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整合,對能源互聯網建設有基礎性意義;三、管網數據標準化將極大降低數據生產、更新維護和利用成本,進而得到切實的節能減排效果。
在國內,智能燃氣網更多集中在用戶終端。筆者以為,基于 “云”模式,可將每個用戶燃氣表編號作為ID,并配以二維碼。生產廠家(或銷售商)將表具出廠數據上傳,燃氣企業將安裝信息上傳,并與用戶地址門牌、個人信息(包括帳號)、服務數據等關聯起來。燃氣企業可以利用這個“云”提高服務效率并降低成本,而用戶可以通過這個“云”與燃氣企業互動。
延伸看來,燃氣企業也可以利用終端數據來進行中短期預測、貿易調度、運營管理,提供增值服務,為城市能源規劃和管理提供第一手的基礎數據,為管理部門制訂切實可行的節能減排方案提供依據等。第一條聯絡天然氣管道
聯絡天然氣管道是天然氣管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將聯絡不同干線管道,實現相互調氣功能,目前我國已經建成西氣東輸與陜京二線之間的冀寧聯絡管道、西氣東輸與澀寧蘭管道之間的蘭銀聯絡管道、西氣東輸與忠武線相連的淮武聯絡管道以及西氣東輸二線與中緬天然氣相連的中貴聯絡管道等。其中,建成最早的是冀寧聯絡管道。該管道北接陜京二線河北安平分輸站、南連西氣東輸管道江蘇青山分輸站,主干管道長890公里,管徑1016毫米,設計壓力10兆帕,輸氣能力為90億方/年,于2006年1月建成投產。該管道被稱為中國第一條數字化運輸管道,是我國油氣管道規劃設計、建設施工和運營管理上的一次革命。
第一條進口天然氣管道
中亞天然氣管道是我國修建的第一條進口天然氣管道,起自土烏邊境的格達伊姆,經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進入中國境內霍爾果斯,線路總長1833公里,管徑1067毫米,設計壓力10兆帕,設計輸量300億方/年。該管道采用雙管敷設,A線、B線于2008年7月同時開工建設,A線于2009年12月建成投產,B線于2010年10月建成投產。目前,中亞C線正在建設,計劃與國內西氣東輸三線同期建成;中亞D線處于前期研究過程中,計劃與國內西氣東輸五線同期建成。待中亞A線、B線、C線、D線四條管道建成之后,總輸送能力將達850億方/年。
第一條煤層氣外輸管道
山西沁水煤層氣外輸管道是我國第一條煤層氣外輸管道。該管道始于端氏首站,終點為沁水末站,線路全長35公里,管徑610毫米,設計壓力6.3兆帕,設計輸量為30億方/年,于2009年7月20日建成投產。該管道可將山西沁水盆地煤層氣集中起來,通過西氣東輸干線管道輸往華東、長三角等天然氣高端市場,疏通了該區塊煤層氣的銷路,有利于沁水盆地煤層氣開發和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東部地區天然氣供應緊張的矛盾。市燃氣辦一位負責燃氣灶具使用的專員介紹說,雖然市燃氣辦已經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組織燃氣企業進行安全宣傳,但百姓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時段并不統一,信息到達率不高。另外,供氣企業進行入戶巡檢時,一是經常遭遇用戶不配合的情況,二是空置房和出租房巡檢難度大。這就導致一些安全隱患難以及時排除,特別是超齡服役燃具隱患突出。
以燃氣熱水器產品為例,我國于2000年5月1日起,明令禁止銷售直排式燃氣熱水器,普通燃氣熱水器的判廢年限為8年。按照這些規定,存在隱患的燃氣熱水器應當淘汰更新。但經燃氣供應企業摸排后發現,仍在服役的隱患燃氣熱水器高達10萬臺。
“直排式產品在非正規渠道仍有銷售,主要是便宜,一些用戶不愿進行經濟投入更換新品。歸根結底還是公共安全意識淡薄,還局限在自家這個層面。”該專員分析說。
如果說家庭用戶的燃氣安全牽涉左鄰右舍,那么餐館等單位用戶的燃氣安全更是關乎公共安全。據統計,北京市餐飲單位共計8萬余家,其中六成以上為500平米以下的中小規模餐館,這些單位用戶也是燃氣安全隱患最集中的群體。但遺憾的是,追求特色美味的食客往往只關注這些小餐館的口味,卻忽視了它們的燃氣安全是否達標。
事實上,燃氣管理部門為保障燃氣供氣系統安全,研發了很多應急防護產品。在國家和北京市公布的城市燃氣安全管理條例中也指出,任何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發現燃氣安全隱患,都有責任和義務進行報告。但遺憾的是,公眾對此重視程度明顯不足。
張春田向記者舉例說,對很多人來說,乘坐飛機關閉手機已經成為共識,這是由飛機這個特定的場所對安全的嚴格要求所決定的。照此類推,對于存在“群死群傷”安全風險的燃氣來說,所有使用單位和個人都應擔負起安全責任,樹立強烈的公共安全意識。
上一個: 北京新奧燃氣
下一個: 北京插卡燃氣
相關文章: